找到相关内容13681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经典与诠释——论朱熹的诠释思想

    处 。正如钱穆所说,朱子解释经典的最大用心处是为每一个重要的字都定界说。 本文之义亦自然明了。朱熹尤反对当时的某些学者,往往嗜简易而惮精详,乐浑全而畏剖析,这会导致不见天理之本然,各堕一偏之私见 。 ...

    潘德荣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4592062.html
  • 禅风熏染中的心态

    获罪于君王,被贬谪被远放于山巅水涯,或者经历了一场很大的人生苦难,这种人生观才真正化入他们的体验之中,在为一种“现身的领会”。这种他们便会更加倾心于佛教。   “安史之乱”这场唐王朝最大的国难,使得...

    张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0692118.html
  • 唐五代宋初敦煌尼僧史初探

    灵修寺修行。大乘寺是敦煌地区规模最大的尼寺,位于沙州城内,敦煌文书中常简称其为“乘”。普光寺是曾举办过方等道场的著名尼寺,位于敦煌城西北宜秋西支渠附近,简称“普”。灵修寺早在武周天授二年(691)就已经...

    杨宝玉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31492241.html
  • 法显与《佛国记》

    》开首所言“慨经律残缺”的实际情况。法显到天竺几年间,学梵语梵文,回国后到建康道场寺。该寺当时是东晋全国最大的译经场之一。法显精通汉语、梵文,能直接将梵文译为汉文佛经;同时,还有宝云等汉、梵兼通的同契...

    郭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43392688.html
  • 贵州佛教历史

    肩宽28米,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。义舟与中唐人刘禹锡有交往,刘禹锡在《送义舟师却还黔南并引》中赞扬了义舟博学多才和方外之风,义舟以其对黔中山川风俗之熟悉,且又有较高的佛学造诣,赢得了刘禹锡的敬佩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892785.html
  • 河北响堂山石窟的北朝刻经及书法

    座塔形列龛。前壁为上下两层的“帝后礼佛图”,为物象外减地平浮雕,是国内石窟中最大的礼佛图。惜坍塌残缺。中心方柱顶部有文献记载的“高欢陵穴”。以方柱顶部第三龛为穴门,洞穴深3.87米,宽1.35米,高...   响堂山石窟刻经书法,最大的特点是以楷法写隶间以篆意,用笔方圆兼顾,无较大起伏。撇捺的重按之笔意含蕴籍,笔势稳健极少开张,其书貌瘦不显枯,肥不丰腴,显然是楷隶篆相融合的精神实质(见赵立春、卢合...

    赵立春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440092982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完)

    非真谛。鸠摩罗什批评说,强要区分法身的真假、有无,那是「戏论」,即违背佛理的议论。   由於慧远十分关心法身问题,所以,这个问题在本书中所占的篇幅最大。但双方各说各的,其结果是谁也没有说服谁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1993150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八)

    不生戏论,舍一切烦恼,这种人叫阿罗汉、辟支佛。四、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(无上正等正觉),本愿度脱众生,给众生以最大的利益,即所谓涅盘利。对於生死的厌离心很厚重,世世修习种种法门,积累有无量功德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093151.html
  • 论慧远的净土信仰及其地域性影响

    地域性影响   作者简介:刘长东,男,1967年出生,文学博士。曾发表文学与佛教类论文十余篇,现为四川大学中文系讲师。   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以来,现在在汉传佛教地区,影响最大的宗派为禅宗和净土宗。...

    刘长东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2193351.html
  • 长安佛教简略概述

    。此外道安在搜求经本,考校异同方面尽了最大的努力,如《渐备经十住胡名并书叙》说:“……《渐备经》恨不得上一卷,冀因缘冥中之助,忽复得之。”“……《大品》上两卷,若有可寻之附,亦勤以为意。……《首楞严》...

    弘学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3393389.html